10月30日凌晨,宁德市民林先生的妻子刚在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完成分娩,一家人还没从“添丁”的喜悦里缓过神,一趟短短几百米的转运就把一切打乱了——出生仅两小时的女儿,从载有她和母亲的转运推车上摔了下来。
“凌晨5点多,护工推着车往病房走,到产房门口时要开门,就把推车护栏松开了。”林先生回忆,他就站在推车旁边,眼睁睁看着护栏突然弹开,孩子“咚”地砸在水泥地上,“当时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,可过来的护士说‘先回病房观察’,直到上午7点多孩子不肯喝奶,我们硬要做检查,才知道右顶骨骨折、头皮血肿,还有少量硬膜外血肿。”
更让林先生寒心的是“身份意外”:直到事发当天下午,第三方物业的人来慰问,他才知道,那个负责转运的护工不是医院员工,是福建朗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派来的。“要是早说护工是第三方的,我们肯定会多盯着点!”
10月31日,医院终于有了回应——相关人员已经停职,不仅医院成立了工作组,市卫健系统也专门组建了调查组。“现在从护工的培训记录,到推车的安全检测,再到医院的外包管理流程,都在逐一查。”院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。
这起事件里,“第三方护工”成了网友讨论的焦点。有人问:“新生儿转运是高风险环节,为什么要让外包人员做?”也有人担忧:“是不是很多医院都有这种‘看不见的第三方’?”
截至发稿,林先生的女儿还在医院观察,颅内血肿的吸收情况让全家人整夜合不上眼。“我就想知道,到底是护工没锁好护栏,还是推车本身有问题?”林先生说,“不管结果是什么,总得给我们一个明明白白的说法。”
从产房到病房的路不长,可每一步都该是“安全线”。这起事件撞碎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喜悦,更是公众对“医疗安全最后一公里”的信任——毕竟,对于刚来到世界的孩子来说,任何“意外”都可能是一辈子的遗憾。调查组的工作还在继续,我们也等着那个“明明白白的说法”,更希望所有医院都能从这起事件里,把“安全”两个字刻进每一个环节里。
